今日,由浙江大學龔淑英教授帶領著由浙江省湖州巿茶葉技術干部、茶葉企業負責人等組成的考察團來到了戲球名茶星村總廠。
因隊伍多是茶業產業中的精英,所以在茶葉的品鑒中更加注重的是專業性的考量以及茶葉制作的原理。
武夷巖茶最值得稱道的乃是她的“巖韻”,巖韻又可另解為巖骨花香,武夷巖茶的不可替代性在于花香也許能通過工藝而生,而巖骨則是由武夷山獨特的地域優勢而決定的。所以對于武夷巖茶的審評描述多著重于花香與巖骨。
龔淑英教授在微博上是這樣描述戲球大紅袍的:“品鑒了永生的代表性產品 ,金佛大紅袍和?藏大紅袍,兩個產品風格明顯,巖韻突顯、隱含花香,?藏柔順甘滑,金佛濃厚甘爽, 極品好茶呀。”
.png)
欣于努力做茶亦得慧眼時,戲球也對浙江這個歷史悠久的產茶區醞釀的茶文化加深了認識。這份認識正是源于這支考察團。
綠茶是多數浙江茶人們的杯中友,但是他們對茶卻并不敝帚自珍,而倚著一顆虔誠的心對待每一種茶類。尤為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們對茶的熱愛并不僅僅停留在品,甚至對于制茶工藝都一一認真問詢。在參觀戲球燕子窠茶山時,這一隊浙江考察團中有人認真聽著戲球工作人員的講解,有人拿著筆記本記錄,有人捏著芽尖細細向龔教授請教,甚至還有人一路上念念不忘金佛,每有所思便要向工作人員詢問其香與味皆是如何而成的。以這樣的態度對茶,可以說是中國茶業之幸,而他們對戲球的喜愛,也令戲球引以為譽。
只要入口是好茶,管她青紅或白綠。言簡行難,茶類之間不存在高下評判,任何一泡好茶背后皆凝聚了茶人們的辛勤與本心,尊重每一種茶,比說出口的愛更有價值。中國茶不是一家之茶,而是萬芳齊綻,這才是中國茶文化得以源遠流長的根本原因。
愿愛茶之人誠愛茶。

龔淑英,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高級考評員。主持省、廳科研項目與企業委托項目十多項。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二項,浙江省農業廳農業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浙江省高??蒲谐晒泉勔豁?。出版《安全優質茶的選購與消費》、《中國茶譜》、《品茶與養生》等論著5本,發表論文50多篇。多次擔任中國茶葉學會舉辦的“中茶杯”、中國茶葉流通協會舉辦的“中綠杯”、中國國際茶業博覽會“國際名優茶評比”等全國性、國際性茶葉質量評比專家委員會委員并擔任主評,多次應邀到日本、韓國參加茶葉質量評比擔任專家委員會委員。作為感官審評的專業人員,在中國及東南亞有較高的認可度。